聯想一:寓言故事《衛生署降低三聚氰胺含量之標準》

有一個猶太故事是這樣的。有一年猶太村落裡的牛產的牛奶很少,村民抱怨牛奶不夠用,長老們便開會試圖解決這個問題。村長提議,雖然牛奶很少,但村子裡的水很多,從今天開始,我們就把牛奶改名叫水,水叫做牛奶,那牛奶就會變多了。

大家都覺得這個提議很好,覺得村長實在太聰明了。於是村子裡牛奶真的變多。奇怪的是,村民開始抱怨水太少了。

寓意:降低毒物含量標準,毒的東西就不毒了不是嗎?。奇怪的是,民眾怎麼還在抱怨?

聯想二:nana毒奶粉檢測器

nana在一歲半前異位性皮膚炎相當嚴重。小時候的照片臉上總是有紅紅的疹子,讓人心疼。



在她兩歲左右,臉上的疹子已經完全消失不見,不過,若是nana吃到一些會讓他過敏的食物,嘴的周圍會立刻泛起紅腫。

她剛上幼幼班時,曾在學校誤吃了一小塊XX牌巧克力,把幼兒園的老師嚇壞了,因為她立刻起了紅疹。

我們懷疑是奶粉作祟。不過,有些含奶粉的東西會,有些又不會,令人匪夷所思。

在毒奶粉事件後,我們便找到了可能的答案。花蓮縣使用毒奶粉的其中一家麵包店,nana不管吃他們家的那一種產品都會有過敏反應。可能在三鹿毒奶粉之前,這家店就一直都在使用品質不佳的便宜奶粉了。

除此之外,我還曾在藥房買過抗過敏的益菌給nana服用,希望能改善她的過敏狀況。沒想到她吃了一顆益菌後,臉又腫起來了。我仔細看了成份,才發現廠商為了增添口味,在裡面也加了奶粉。(抗過敏結果卻放了容易引起過敏的牛奶,真的很怪)

小小的一顆膠囊,能含有多少的奶粉呢?可是,就是這麼嚴重。

所以這種吃了一點點不會怎樣的邏輯,是很奇怪的。我們家現在就出了這麼一位毒物檢測器,不過,不歡迎衛生署前來借用。

結論:誰知道還有什麼東西暗藏了奶粉原料,連「健康」食品都有。國家是為了維護社會成員而存在的,現在我們只能自保了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nas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