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na期待她的四歲生日很久了。

兩歲是她第一次在台灣過生日,朋友一起聚餐吃蛋糕,她當時不太明白生日的意義。

三歲,我們沒特別慶祝,在都蘭美麗的海邊,我們做了一個魚絲蛋糕給她慶生。

這次,因為她已經懂得日期,懂得期待,兩天以來過於興奮的情緒,我在心裡悄悄地把Patty Wipfler智慧的提醒放著。在她的觀察裡,孩子經常會在重要的節慶中「瓦解」(參考Holidays and Meltdowns)。

_MG_5644
不僅是小孩如此,我想任何人只要回想自己在生日、母親或父親節、情人節、過年時,是如何地不想要過節以避免面對失望的情緒,或不斷地要去面對失望的情緒浮上(不管周圍的人如何想盡辦法使你開心),就會知道這是一種情緒的重要原則:越感覺到幸福,越容易想起傷心的事。

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,元元一家、心田和媽媽、青蛙姊姊和朋友們。遊戲、唱歌、跳舞...一直到爸爸忘記把她的草莓果凍留下來為止。

我瞄到了,但來不及阻止。無辜的元元已經吃起果凍,我心裡多麼盼望忙著玩耍的nana不會發現。但她發現了。她走到我身邊,輕聲地說:「媽媽,元元在吃的是我的草莓果凍嗎?」她眼眶裡的淚水翻動,可以看得出來她極力控制自己的情緒。

「是的,我明天再買給你好嗎?」

她離開我,把吃不下的蛋糕給我,躲到小桌子下面。是的,她的情緒已經出來了。我深呼吸一口氣:該來的還是要來。

我抱起她,再安撫一下。無辜的元元再度不知情地把她的氣球拉下來玩。她高漲的情緒被戳破,氣整個洩出來了。她放聲大哭。

我把她抱上樓,忘記安慰受驚的客人不要在意,忘記這一上樓可能要很久。她在樓上房間裡大聲地哭泣。我輕輕地告訴她,她很特別,爸爸媽媽很愛她。

她用力地搖頭,「我不特別,我不特別...」然後趴在床上大哭。

這是一種很熟悉的感覺,不是嗎?我們都曾經在某一個時刻,覺得自己不特別,不重要。它就是一種情緒而已,她需要被了解。

不能放棄,這是聆聽情緒的原則。我又再度輕聲地告訴她,nana,你是爸爸媽媽最特別的。

她的情緒重覆。再度泣不成聲。「不特別,因為我沒吃到最特別的草莓果凍。」

有幾次,她想要穿過我離開房間。「我要去開禮物了。」

我只好阻止她。她的情緒滿載,連她自己都想要放棄離開。

可憐的客人們一定受盡折磨。聆聽孩子的哭聲並不容易。

幸好,在客人準備離去之前,她似乎哭夠了,她坐到我的膝蓋上,讓我把她的眼淚擦乾,用手指梳理她的髮絲。我們手牽手下樓了。

對她來說,如果客人就此離開,她恐怕很難把整件事拼湊起來。幸好,她有機會重新看待這整件事,用已經平復的心情跟朋友們說再見。

nana藉著拆禮物的過程、逐漸把感覺調整回來。說再見時,她已經沒有情緒上的困難,她的眼神又恢復了往常的樂觀、合作與愉快。我們平靜地梳洗後上床睡覺。

就算草莓果凍沒有被吃掉,滿載的情緒也還是要破碎的,通常它就會發生在道別的時候。Patty Wipfler說,你大可不用期待這件事不會發生,或它會自己消失。孩子尋找機會來釋放情緒,使自己復原。

--nanamom記於nana四歲生日派對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nas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